| 首頁 > 農會業務-推廣部-業務介紹 |
 |
一、配合政府辦理各項專案計畫 |
二、四健推廣業務 |
| (1)整合臺東地方特色產業與作業組活動: |
| 結合臺東多元農產與文化特色,連結SDGs指標,規劃農事操作、食農教育、智慧農業等作業組活動。透過「做中學、學中做」,加深農業文化認同,培養青年創新思維與產業連結力,推動地方永續發展。 |
| (2)辦理區外觀摩、城鄉交流: |
| 運用轄內社區特色與資源,辦理觀摩交流。透過參訪標竿農場、特色產業據點與社區營造成果,促進會員經驗分享,加深對家鄉文化與產業的理解。 |
| (3)辦理講習訓練及草根大使培育: |
| 辦理農業技術、食農教育、環境永續與數位應用等課程,強化會員專業知能與生活技能。並推動「草根大使」計畫,培養青年領導力與服務力,參與社區服務、國際交流與論壇實踐。 |
| (4)參與各項競賽及社區回饋服務活動: |
| 積極參與全國及縣級競賽,展現學習成果與團隊精神。同時以公共服務為核心,如關懷社區耆老、公益義賣活動、農事協助等,落實「身、心、手、腦」理念,培養青少年關懷與責任感。 |
|
|
三、青農輔導業務 |
| (1)籌組青農顧問團隊: |
| 聘請十大神農、模範農民或屆齡之青農會員,組成榮譽顧問團,提供青農所需之輔導陪伴等資源,藉農事經驗傳承、技術指導,以凝聚共識,共同提升產業競爭力。 |
| (2)協助青農聯誼會運作: |
| 定期召開會員大會、辦理聯誼活動,並積極尋訪轄區產銷班班員從農子女,踴躍加入青農聯誼會,建立活動群組,搭建起農業交流網絡。 |
| (3)辦理專業課程訓練: |
| 如文案撰寫、人力資源管理、資金管理、農產品加工、品牌行銷等相關課程,並結合家政幹部訪視學習與跨區交流,提升青農專業能力。 |
| (4)拓展多元銷售通路: |
| 定期辦理展售及通路媒合活動,協助青農建立物流及銷售管道,掌握市場資訊,拓展產品行銷渠道,進而穩定農業收入。 |
| (5)青年農民諮詢服務: |
| 提供青農單一服務窗口,提供政策資訊、資源轉介與輔導,如輔導加入或組成產銷班、農地租賃、金融貸款、輔導共同資材採購等服務,協助青農獲取完善支持。 |
|
|
四、家政推廣 |
| (1)積極辦理各項作業組 |
| 編號 | 班別 | 姓名 | 成立日期 | 班員數 |
| 1 | 豐年 | 莊蜜 | 78/07/01 | 24 |
| 2 | 馬蘭 | 林秀郁 | 82/08/20 | 30 |
| 3 | 頂寮 | 楊美雪 | 86/11/18 | 20 |
| 4 | 賓朗 | 張秀英 | 83/10/13 | 21 |
| 5 | 太平 | 郭淑惠 | 91/07/16 | 28 |
| 6 | 建東 | 胡蓮嬌 | 87/07/01 | 20 |
| 7 | 永樂 | 謝玉鑾 | 92/05/05 | 22 |
| 8 | 卑南 | 黃淑芬 | 92/09/14 | 30 |
| 9 | 斑鳩 | 田金月 | 87/04/05 | 26 |
| 10 | 新園 | 陳碧雲 | 81/11/29 | 31 |
| 11 | 建和 | 葉碧玉 | 92/10/31 | 20 |
| 12 | 建業 | 廖秀卿 | 94/05/01 | 20 |
| 13 | 康樂 | 王麗紡 | 106/07/14 | 23 |
| 14 | 利吉 | 施明月 | 112/07/24 | 20 |
|
| (2)發展地方農業產業文化: |
- 農特產品美食研習班
- 釋迦創意研習班
- 原鄉陶藝研習
- 農村傳統舞蹈研習
- 成果展
|
|
|
五、共同運銷業務 |
|
本會自82年起辦理共同運銷已30餘年,台東地區之農特產品非常的多,包括釋迦、鳳梨釋迦、枇杷、青梅、火龍果及有LV界的芒果稱號之夏雪及蜜雪,為提供更多元之通路平台,及更為透明化之價格,採共選共計、共同採購、個別計價、共同配銷等共同作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讓台東地區之優質農產有更加多元有利之交易型,在量產時除了一般的自產自銷、網路宅配、中盤收購外更需透過共同運銷機制(市場及拍賣)將產量銷售出去。
|
|
本會能持續供應之農產品有2-3月枇杷、4月青梅、6-8月芒果、6-12月火龍果、8-翌年2月大目釋迦、12-翌年4月鳳梨釋迦,可說幾乎全年不間斷,持續打開東區農=優質農產品形象。
|
| 台東地區農會各作物分級表 |
| 大目釋迦 產期:8月~翌年2月 | 火龍果 產期:6月~12月 |
| 級數 | 兩 | 粒數 | 重量(台斤) | 級數 | 兩 | 粒數 | 重量(台斤) |
| 1 級 | 26↟ | 5 | 10 | 1 級 | 26↟ | 5 | 10 |
| 2 級 | 23-26 | 6 | 10 | 2 級 | 24-26 | 6 | 10 |
| 3 級 | 21-23 | 7 | 10 | 3 級 | 22-24 | 7 | 10 |
| 4 級 | 19-21 | 8 | 10 | 4 級 | 20-22 | 8 | 10 |
| 5 級 | 17-19 | 9 | 10 | 5 級 | 18-20 | 9 | 10 |
| 6 級 | 16-17 | 10 | 10 | 6 級 | 16-18 | 10 | 10 |
| 7 級 | 14-16 | 11 | 10 | 7 級 | 14-16 | 11 | 10 |
| 8 級 | 12-14 | 12 | 10 | 8 級 | 12-14 | 12 | 10 |
| 9 級 | 10-12 | 13 | 8.5 | 9 級 | 10-12 | 15 | 10 |
| 10 級 | 8-10 | 15 | 8.5 | 10 級 | 8-10 | 18 | 8.5 |
| 鳳梨釋迦 產期:12月~翌年4月 | 枇杷 產期:2月~4月 |
| 級數 | 兩 | 粒數 | 重量(台斤) | 級數 | 兩 | 粒數 | 重量(台斤) |
| 1 級 | 26↟ | 5 | 10 | 1 級 | 650↟ | 9 | 10 |
| 2 級 | 23-26 | 6 | 10 | 2 級 | 551-650 | 10 | 10 |
| 3 級 | 21-23 | 7 | 10 | 3 級 | 451-550 | 12 | 10 |
| 4 級 | 19-21 | 8 | 10 | 4 級 | 351-450 | 15 | 10 |
| 5 級 | 17-19 | 9 | 10 | 5 級 | 311-350 | 18 | 10 |
| 6 級 | 16-17 | 10 | 10 | 6 級 | 281-310 | 20 | 10 |
| 7 級 | 14-16 | 11 | 10 | 7 級 | 250-280 | 24 | 10 |
| 8 級 | 12-14 | 12 | 10 |
| 夏雪芒果 產期:6月~8月 |
| 級數 | 兩 | 粒數 | 重量(台斤) |
| 1 級 | 650↟ | 9 | 10 |
| 2 級 | 551-650 | 10 | 10 |
| 3 級 | 451-550 | 12 | 10 |
| 4 級 | 351-450 | 15 | 10 |
| 5 級 | 311-350 | 18 | 10 |
| 6 級 | 281-310 | 20 | 10 |
| 7 級 | 250-280 | 24 | 10 |
|
六、休閒農業區 |
| ★初鹿休閒農業區 |
| 組織單位:臺東縣卑南鄉初鹿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
| 地址:臺東縣卑南鄉賓朗路342-1號 |
| 聯絡人:陳麗雪 理事長 |
| Facebook連結: |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F8JyFQoXn/?mibextid=wwXIfr |
|
| 簡介:初鹿休閒農業區位於臺東市北方約15公里處,可從臺東市綠色隧道經由臺九線花東縱谷進入初鹿休區,休區包括卑南鄉初鹿村、明峰村,總面積595公頃。主要農產品以釋迦、枇杷、梅子、茶葉、咖啡為主。 |
| 沿途重要景點包含初鹿牧場、原生應用植物園、佳芳休閒農場、山豬園有機咖啡、加典農場、梨迦初走、春風果園、九鳥陶燒及曲禾酒莊等。體驗活動有採茶體驗、梅子體驗、咖啡沙畫體驗、蜜糖吐司體驗、種子螞蟻體驗等。結合自然生態、農產特色與親子活動,無論是品嚐在地風味、體驗農事樂趣,或是享受田園慢活,都能感受初鹿的獨特魅力。 |
|
|
|
|
| ★高頂山休閒農業區 |
| 組織單位:臺東縣卑南鄉高頂山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
| 地址:臺東縣卑南鄉美農村班鳩5-3號 |
| 聯絡人:謝謹鴻 理事長 |
| Facebook連結: |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5vxAbAakk/?mibextid=wwXIfr |
|
| 簡介:高頂山休閒農業區是臺東最新開發的農業休閒遊憩區,整個園區占地總面積近300公頃,範圍涵蓋賓朗村頂岩灣、後湖、美農高台、三塊厝等四個傳統典型農村聚落,以其中人口最多的兩村落「高台」及「頂岩灣」命名為「高頂山」。 |
| 區內發展主要以農業為主,其中釋迦為大宗,每年產量約1500公噸,另有茶葉、鳳梨、咖啡、芭樂等多元作物,形成豐富的農業生態。 |
| 在地業者與特色產業包含好時果子、美濃冰品、寒舍茶坊、多肉後花園、御品賞健康莊園、拙園農莊、源緣園自然農場、金洺自然農場、綠頂咖啡莊園等。結合一級農業生產、二級加工、三級休閒服務,發展完整的六級產業,遊客可在此品嚐在地農產、體驗農村生活,並享受兼具自然生態與文化魅力的農遊行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