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會業務-推廣部-推廣作物-咖啡 |
 |
農會業務-供銷部-埤南米介紹
|
咖啡 |
【咖啡簡介】 |
一、咖啡的起源 |
咖啡樹的起源可追溯至百萬年以前,而它被發現的真正年代已不可考,只知道1454年一位葉門的聖者,一舉公開『咖啡』這不為人知的飲料。漸漸的,咖啡的存在與神秘的香味被一般人所知,而且短時間內就在阿拉伯半島廣傳開來。1510年傳到開羅,1530年到大馬士革……。 |
阿比西尼亞高原的牧羊人卡洛迪,有一次帶一群山羊到新牧地餵食,山羊卻興奮的像在跳舞,晚上睡不著覺。困擾的卡洛迪與附近的修道院僧長談論,經調查後得知山羊是吃了一種低木的紅色果實,於是他們也喝此種果實煮後的汁液,晚上也睡不著。他們決定讓晚上在做禮拜會打瞌睡的僧侶們試喝,效果非常好,精神百倍,之後,只要僧侶們有夜間活動都會喝此汁液來提振精神,這就是咖啡豆。 |
最早期阿拉伯人食用咖啡的方式是將整顆果實咀嚼,以吸取其汁液。其後他們將磨碎的咖啡豆與動物的脂肪混合,來當成長途旅行的體力補充劑,由於可蘭經中嚴禁喝酒,使得阿拉伯人消費大量的咖啡,因而宗教其實也是促使咖啡在阿拉伯世界廣泛流行的一個很大的因素。 |
二、咖啡的品種 |
咖啡的品種 |
品種 |
Arabica (高原栽培) |
Robusta (低地栽培) |
Liberica (最低栽培) |
產量 |
約佔世界總產量的70%~80% |
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0%~30% |
除少數生產國自己消費外只有歐洲人飲用 |
栽培地點 |
高500m~1000m傾斜地 |
高500m以下傾斜地 |
200m以下低地或平地 |
氣溫條件 |
不適應高溫、低溫 |
耐高溫 |
耐高溫、低溫 |
雨量條件 |
不適應多雨、少雨 |
耐多雨、少雨 |
耐多雨、少雨 |
樹高 |
5m~7m |
5m |
10m |
生豆形狀 |
橢圓扁平形 |
較圓的短橢圓形 |
頂端較尖呈菱形 |
花瓣 |
5瓣 |
6瓣 |
8瓣 |
果實 |
外果皮較硬,內果皮也頗結實,成熟後較易剝落。 |
外果皮和內果皮間極薄,果皮表面可見經線般的十多條條紋,成熟後較不易剝落,果皮較薄,故較易與種子分離。 |
果實是Arabica的二倍大果皮、內果皮、種皮等都很厚,特別是種子緊緊粘著種子,去除種皮的作業較費工夫,成熟後不易剝落。 |
葉片 |
葉長約15cm葉片呈橢圓形,葉尖較尖,葉片表面呈深綠色有光澤。 |
葉長約10cm~20cm比Arabica稍軟些,葉肉比Liberica薄,葉面表面有鼓起,葉面整體都看得見波浪般起伏 |
|
味道 |
香味良好 |
有缺乏香氣之憾,苦味較強,酸味不足 |
香氣不佳,苦味較強 |
特徵 |
耐病性較差、氣溫15~20低緯度地方須種遮陰樹。 |
適應性強,三原種中收獲量最多者。 |
耐病性、適應性都強,常被用來做Arabica原種的砧木。 |
栽種密度 |
最高約Robusta的1.5倍,約Liberica的2倍。 |
適中 |
最低 |
主要產國 |
巴西、哥倫比亞、其他中南美諸國、衣索比亞、安哥拉、莫三比克、坦尚尼亞、葉門、肯亞、夏威夷、菲律賓、印度、印尼、巴布亞新幾內亞...等。 |
熱帶非洲各國、夏威夷、印度、印尼、千里達、托貝哥、菲律賓...等。 |
利比亞、蘇里南、蓋亞納、印度、印尼、安哥拉、象牙海岸、菲律賓。 |
|
三、台灣咖啡史 |
十八世紀 1884 年 (光緒10年) 英人引入在台北三峽試種,日據時代,日人看台灣 氣候土壤適合咖啡,遂自國外引進「阿拉比卡」,在北部試種成功,便在知本、瑞穗大量投資種植,產量佳 |
十九世紀 1941 年台灣咖啡產量豐富、品質風味佳,造就咖啡在台灣的全勝時期,不久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咖啡銷售成問題,又乏人照顧,農人改種稻米,日本戰敗撤,咖啡乏人問津之後便末落了。目前具較規模的是安通及惠 |
二十世紀
1931年左右,日本木村cafe公司在嘉義種植咖啡,隨後又在花蓮瑞穗種植
1950年隨美軍協防台灣,即溶咖啡引進台灣,初期只有雀巢咖啡
1960年是蜂蜜咖啡館時代,當時武昌街的明星咖啡館曾經一度是國內文壇作家的著名聚會所
1962年第一次國際咖啡協會成立
1963年安通農場開始種植咖啡
1980年書坊結合的書香咖啡屋,中南部則流行庭園咖啡屋
1990年個人品味的歐洲風格咖啡店、日式咖啡店及目前最興盛的咖啡連鎖店
※資料來源:真鍋咖啡館
|
四、96年度台東縣咖啡種植面積、收貨總量表: |
年度:096 期作:全年作 作物:咖啡 縣市:台東縣 |
縣市鄉鎮名稱 |
種植面積 |
收穫面積 |
每公頃收量 |
收量 |
公頃 |
公頃 |
公斤 |
公斤 |
台東縣臺東巿 |
9.50 |
9.50 |
1,250 |
11,875 |
台東縣成功鎮 |
1.79 |
0.74 |
800 |
592 |
台東縣卑南鄉 |
0.65 |
0.65 |
1,680 |
1,092 |
台東縣鹿野鄉 |
8.52 |
8.52 |
1,750 |
14,910 |
台東縣池上鄉 |
2.70 |
2.70 |
2,500 |
6,750 |
台東縣太麻里鄉 |
3.50 |
3.50 |
1,200 |
4,200 |
台東縣金峰鄉 |
3.10 |
3.10 |
1,000 |
3,100 |
台東縣達仁鄉 |
14.38 |
14.38 |
1,000 |
14,380 |
合 計 |
44.14 |
43.09 |
1,20 |
56,899 |
▲資料來源:行政農委會農情報告資源網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