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農會業務-推廣部-推廣作物-青梅 |
 |
農會業務-供銷部-埤南米介紹
推 廣 作 物 產 期 表 |
釋 迦 ^ 大 鳳 目 迦 |
洛 神 葵 |
火 龍 果 ^ 火 雙 紅 色 |
枇 杷 |
青 梅 |
茶 葉 |
良 質 米 |
咖 啡 |
百 香 果 |
芒 果 ^ 夏 蜜 雪 雪 |
|
青梅 |
| 【青梅簡介】 |
| 梅(PrunusmumeSiebetZucc),英文名為Japaneseapricot或mei或ume,為薔薇科桃李屬之落葉小喬木,其最近緣的植物為杏,次為同一亞屬的李。梅、李、杏及桃等有互相交配的親和性,但梅與杏相互交配較盛,如雜交後代較屬杏則叫梅杏,如較屬梅則叫杏梅。梅原產地為中國,主要分布於浙江、江蘇、廣東、福建及台灣。在栽培上有花梅與果梅之別,僅開花而不結實供觀賞用叫花梅,而專供採收果實者叫果梅。梅之實生苗自播種後6-7年開始結果,嫁接苗則3-4年即可開始結果,第10-15年達盛產期,50年後逐漸衰老,經濟壽命為70-80年,但因隱芽能隨時萌生更新枝條,故其壽命可達數百年之久。 |
| 一、產期 |
| 在採收期多在春季的3-4月間產區多集中海拔200-1200公尺山坡地。 |
| 二、營養成份 |
| 水份78.1 蛋白質0.7 脂質0.6 醣類13.5 纖維0.2 維他命 c、磷、鐵、果酸 |
| 三、栽培品種及面積 |
| 梅變異性很大,地方品種很多,如採實生繁殖則變異性更加繁雜,為避免變異發生宜採無性繁殖方式進行繁殖或更新優良的品種。產地梅農一般以果色、果形、大小、成熟期、葉片大小、枝梢軟硬等特性稱呼品種,現將主要品種性狀分述如下 |
| (一)胭脂:樹姿開張,樹勢中等,果實呈卯圓形,粉紅色,果重9-12克,豐產。 |
| (二)大粒梅:樹勢強健豐產,果實呈圓形、青綠色,果重13-16克。 |
| (三)五樹種:樹勢強健豐產,果實呈卯圓形,粉紅色,果重8-11克。 |
| (四)大青種:樹勢強健,果實呈圓形,青綠色,果重13-16克。 |
| (五)軟枝梅:樹勢強健,果實呈圓形,青綠色,果重11-14克。 |
| (六)白加賀:日本品種,樹勢強健,樹姿張開,枝粗,花期遲,不完全花少,花粉少,果呈短橢圓形,淡綠黃色,陽面微紅,果重30-40克,果肉厚,纖維少,品質優。 |
| (七)豐後:日本品種,樹勢強健,稍直立,枝梢長而分枝少,果實呈圓形成扁圓形,淡黃綠色,果重50-70克,果肉厚,酸味少,但纖維多,品質較差。 |
| (八)南高:日本品種,樹勢強健,樹姿稍開張,枝粗中等,分枝多,果實呈橢圓形,果皮底色綠,向陽面紅色,果重20-25克,果實品質佳,自然落果少,豐產。 |
| 一般而言,台灣品種之果型較小,多數單果重為10-15克,且果實之種子頂端呈尖形,咀嚼時舌面易受剌傷,較不受消費者所喜,而日本品種果型為大基,多數單果重為20-35克,且果實之種子頂端呈圓形,不易傷及舌面,較受消費者喜愛。 |
| 四、果實營養 |
| 梅果含有單寧酸、檸檬酸、蘋果酸等成分,未熟果內更含有苦味酸、氰酸、不宜入口,成熟後具酸澀,不宜生食,僅供加工用。梅果含有多量的有機酸,但各種有機酸的含量依成熟度的不同而有增減,成熟果以檸檬酸最多,其次為蘋果酸。梅果實除含有多量的檸檬酸及蘋果酸外,亦含有較其他水果豐富的鈣、鈉、磷及鐵等礦物質,這些成分在我們的飲食中是不可或缺的。 |
| 本省梅果實品質分析 |
| 品種 |
果肉 |
果肉率 |
糖度 |
酸度 |
維生素C |
乾物重 |
灰分 |
| 克/果 |
% |
oBrix |
% |
毫克/100克 |
% |
% |
| 大青 |
13.6 |
84.6 |
7 |
5.2 |
5.5 |
8.2 |
0.5 |
| 山連 |
7.4 |
83 |
7.9 |
5.6 |
4.8 |
10.4 |
0.6 |
| 長藤 |
17.5 |
87.1 |
8.4 |
6.5 |
4.6 |
10.3 |
0.6 |
| 桃形梅 |
12.9 |
84.4 |
7.3 |
4.8 |
3.2 |
10.2 |
0.6 |
| 胭脂梅 |
13.5 |
88.3 |
7.4 |
5.2 |
4.6 |
10.1 |
0.5 |
| 萬山 |
11.6 |
83.5 |
6.9 |
4.6 |
5.6 |
9.2 |
0.2 |
|
| 資料來源:農試所劉研究員慧瑛提供。 |
| 本省梅果肉礦物質成分 |
|
品種 |
磷 |
鉀 |
鈣 |
鎂 |
鈉 |
鐵 |
錳 |
銅 |
鋅 |
| 毫克/100克 |
| 大青 |
18 |
202 |
9 |
9 |
18 |
0.27 |
0.07 |
0.03 |
0.09 |
| 山連 |
18 |
267 |
5 |
9 |
21 |
0.50 |
0.12 |
0.04 |
0.18 |
| 長藤 |
17 |
251 |
8 |
8 |
19 |
0.55 |
0.12 |
0.07 |
0.07 |
| 桃形梅 |
17 |
282 |
9 |
9 |
20 |
1.50 |
0.10 |
0.06 |
0.11 |
| 胭脂梅 |
18 |
203 |
7 |
8 |
16 |
0.36 |
0.06 |
0.05 |
0.11 |
| 萬山 |
18 |
211 |
8 |
9 |
15 |
1.99 |
0.06 |
0.05 |
0.07 |
|
| 資料來源:農試所劉研究員慧瑛提供。 |
| 作物“24時間梅”作法: |
| “24時間梅”就是24小時內就能完成製作的脆梅 |
| 脆梅是極受歡迎之梅產品,然而由於傳統脆梅製作所耗時間過久,約需一星期以上方能完成,製程也稍繁瑣,以致對於不少忙碌的家庭主婦而言,無緣自製脆梅,台東區農業改良場有鑒於此,努力研發製程已有突破性發展,目前已能在24小時內完成製作。相信嗎?昨日樹上的青梅,今日已能成為桌上可口的脆梅了。 |
| 如何製作? |
- 搓鹽及漬鹽水
24時間梅與傳統之脆梅製作極近似,二十台斤梅以二斤鹽巴搓鹽後用肉鎚拍打梅果,並以這些鹽加七公斤水作為漬鹽水的材料,共浸漬8小時,期間每1-2小時稍微將鹽水攪拌一次。可以將澀酸味大部份抽出。
- 漂水
漬鹽步驟結束後將澀酸鹹汁丟棄,將梅置入脫水機網袋中脫水約三分鐘後開始漂水,漂水之水由下而上,水量小即可,並記得每兩小時脫水一次,經過三次的脫水後,八小時的漂水過程於是完成,此時需試吃果,果肉內之澀味酸味若太強,可再漂水2-3小時的。
- 漬糖
以4.5公升水煮4公斤糖,溶解後待半溫即可開始漬糖,漬糖時每1-2小時擾動糖液,6-8小時後撈出即可食用。
|
| 特別注意事項 |
| 此一產品較傳統製法之速度差別甚大,技巧在於使用飽和濃度漬鹽水,配合脫水機來漂水以及一次漬糖,注意任一步驟就能省下時間。又傳統的脆梅製作是多次漸次提高糖濃度漬糖,最後濃度達65%,已達微生物不繁殖之範圍,而24時間梅的濃度僅達20%,適於冷藏於冰箱一週內食用或小包裝於冷凍箱中,食用前將其解凍,當次食畢,不減做完即時的風味口感。 |
| 簡單,省鹽,低糖等是除了製程快速外附帶的優點 |
| 以一箱二十台斤(12公斤)梅(600元)來計算,只要二公斤鹽(30元),四公斤糖(120元),就可以完成大約一千粒的脆梅,加工成本極低,漬糖所餘之糖汁,可在要飲用時,對二倍冰水後直接飲用,共相當於20公升的飲料。若以上述的價格750元買1000粒脆梅,果汁算是白喝的;若以750元買果汁,1000粒脆梅算是白吃的,怎樣都划算,還沒有做過脆梅嗎?歡迎嘗試24時間的製作,並祝您成功。 |
 |
 |
 |